Echizen Washi
其實在日本的越前地區,有上千種以上的和紙作為當地的名產,在這個系列中精選幾張別有特色的紙跟大家做介紹。
–
杉皮
來自日本越前,採用傳統和紙製法的杉皮紙,原料為桑科構屬的楮樹,因屬桑科的緣故也被稱為桑皮紙。楮樹原產於南洋群島中,是移植至日本最古老的植物之一,在外觀上可以區分為所謂「生紙」與「熟紙」,「生紙」就是本次所介紹,未經加工的褐色紙,帶著淡淡的原木氣味,而「熟紙」則會因為多次沖洗及漂白之後,變得相當潔白且輕薄。依照用途的不同,在製作時可以改變厚薄的程度,最薄的甚至可以接近半透明的狀態,是相當精湛的工藝技術。所以歷史上作為較為高級書冊的封面,或是書籍內頁,較為特別的是,由於杉皮本身柔軟且強韌,能夠承受手的拉扯,在日本聖德太子時代(西元574年)到中國清代(1912)之間,時常有作為印製鈔票流通使用的歷史記錄。
- 2/5 [價格指數 Price Level]
- 1 [種顏色 Colors]
- 1 [種厚度 Thickness]
- 100 [基重範圍 gsm]
–
花彩
起初看到的時候,覺得與雲龍紙的表面相當接近,但相較於雲龍本身長纖維與粗細的變化,花彩的纖維較短,且在紙上分佈的較為密集。基底的紙張是褚樹製造的杉皮,經過處理的「熟紙」,雖然沒有正式的資料考證,但藉由外觀細看推測,花彩這個名稱的由來可能是它表面細緻的纖維,相當接近經過漂白處理之後的花瓣細絲,因此得名。纖維細絲會藉由光線反射,形成不同的層次變化,淡雅的褐色到散落與整面的銀白,是它的迷人之處。
- 3/5 [價格指數 Price Level]
- 32 [種顏色 Colors]
- 4 [種厚度 Thickness]
- 70~135 [基重範圍 gsm]
–
紅花染
當地的紙匠,將周圍自然叢生的小花摘下,經過手工的染色、乾燥,接著以灑落的方式進入抄紙摟,將花的各種姿態,相當寫意抄入紙中。值得一提的是,這是屬於傳統的褚紙,正面有因為壓光造成的平滑表面,而背面則是帶有原生些微粗糙的質地,能夠感受到有別於現代紙張的手感溫度。
- 3/5 [價格指數 Price Level]
- 4 [種顏色 Colors]
- 1 [種厚度 Thickness]
- 150 [基重範圍 gsm]
–
彩光
工匠於抄紙簍中加入了大量的細長纖維,令表面藉由光線反射之後有著類似波紋的效果,視覺上的表現相當強烈。一般於日本當地常用於文化禮品,以及和果子甜點的包裝用途較常見到。
- 3/5 [價格指數 Price Level]
- 13 [種顏色 Colors]
- 1 [種厚度 Thickness]
- 80 [基重範圍 gsm]
–
稻禾
如果說,想要為單純質地的和紙,增添一種溫度的感受性,以稻穗的梗,細細的揉灑入紙,或許是最美好的方式。取自於越前當地的稻田,打穀後留下的稻梗,將原本無用要燒毀的稻梗,賦予嶄新的二次用途,由於稻梗的粗細不一,分佈於紙的表面形成了天然的肌理,在合適的主題上加以使用,能充分呼應設計與媒材的特性。基底是楮樹製成的「熟紙」,一樣留有淡淡的樹皮香,若包裝的是米飯而不是稻梗的話,那就真的太好了(笑)。
- 3/5 [價格指數 Price Level]
- 5 [種顏色 Colors]
- 5 [種厚度 Thickness]
- 70~135 [基重範圍 gsm]